51白菜网首页通道博士生招生简章语言文化与世界文明(0501J6)

创建时间:  2017-02-16  刘佳    浏览次数:


 "语言文化与世界文明"以51白菜网首页通道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点师资力量为主,同时整合了上海大学世界史、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的师资力量,旨在培养既精通语言和文学,又熟悉新闻传播、社会、历史及宗教等理论和实践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上海大学51白菜网首页通道本学科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9名。欢迎来自英语语言文学、世界史、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的硕士以上学位获得者报考。
  
本博士点现有指导教师:邓志勇、唐青叶、庞好农、周平、郭长刚、张勇安、董丽敏、陈晓兰、郑涵
招生人数:一般年度招收2名博士生;具体参见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博士招生年度计划
考试科目:1. 英语德语法语日语(任选一种)
2.中西语言文化比较(专业公共课程)
3.一门专业课程(年度招生方向相关课程)
 
中西语言文化比较
参考书目:
1Scollon, R. et al. Contrastive Discourse in Chinese and English---A Critical Appraisal.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8.
2Whorf, B. L.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56.
 (3)Stillar, Glenn F. Analyzing Everyday Texts: Discourse, Rhetoric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1998.
(4) Therborn, GÖran. The Ideology of power and the power of language. London: Verso Editions and NLB,7, 1980.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
邓志勇教授、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西方修辞学、修辞批评、英语写作学(English composition studies)、语体学等。现任中国修辞学会理事、上海市语文学会理事、上海外文学会理事、第四届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大学51白菜网首页通道修辞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先后两次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于20052月至20062月、20122月至20127月在美国匹茨堡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做访学者。2007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迄今发表学术论文近八十篇,其中外语类或语言学核心刊物论文(CSSCI及北大版)三十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三部(《当代美国修辞批评的理论与范式研究》、《修辞理论与修辞哲学关于修辞学泰斗肯尼思.伯克的研究》、《英语修辞学与写作研究》)及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写作教材一部(《高级英语写作》)。迄今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及上海市教委教材项目各一项。邓志勇教授在西方修辞学、修辞批评方面的研究目前处于国内前列或领先地位。
联系方式:shzhydjx@shu.edu.cn ; 021-66133047
     
唐青叶(女),教授,厦门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方向: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主要研究领域:系统功能语言学,话语与身份,新媒体与话语分析,跨文化语用学,语言与国际关系。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先后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访学。在各类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现已出版专著2部。
电子邮箱:qingyet@shu.edu.cn
 
庞好农 1964年出生,教授,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主要研究领域:美国文学与文化、英美小说与世界文明、世界文化沟通。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2014年获得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已经出版的专著主要有《文化移入碰撞下的三重意识》、《非洲裔美国文学源流》和《非裔美国文学史(1619-2010)》,并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关于英美文学、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论文40多篇。现任上海大学51白菜网首页通道教授,上海大学通俗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英语诗歌研究会常务理事。关于非裔美国文学与文化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同领域研究中处于前列或领先地位。 
联系方式:021-66135753dragren@qq.com
  
(女)教授。方向:西方古代文明研究。专业:西方古典文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犹太文化、历史及文学(圣经文学/文献、古代巴勒斯坦历史文化、希腊化时期犹太文献、约瑟夫斯研究、犹太流散文化、犹太文学/文化在中国的接受、圣经与西方文明)。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犹太古史》的希腊化嬗变与希伯来精神:所罗门的智慧""史学家约瑟夫斯及其世界"。独立出版《〈犹太古史〉所罗门传》、《走出伊甸园——圣经人学研究》、《西方文化源流》等3部学术著作及《约瑟夫斯》等多部译著。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国外文学》、《犹太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周平教授的文章《文化符号的辨识与〈圣经〉互文解读》获201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周平教授的约瑟夫斯研究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联系方式:021-66133310janezhou@shu.edu.cn
 
郭长刚(男)教授。方向:区域与全球问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西方社会文化史、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的话语权问题:以政教关系为中心"等课题多项;主要著作有《全球化、价值观与多元主义:全球化时代宗教、信仰与文化变迁研究》、《传统与务实的典范:古罗马的智慧》等,主编有《全球学评论》。曾往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修习基督教神学;作为美国国务院富布莱特项目访问学者往美国国务院、美国宗教学会、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宗教学系等地访问。现为上海大学教授,中国世界古代史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会长、宗教学会理事;美国宗教学会会员、国际宗教社会学学会会员。
联系方式:66133310O),E-mail:gchgang@staff.shu.edu.cn
 
张勇安(男)教授。方向:世界近现代史。主要研究领域:欧美近现代医疗社会史、美国对外关系史、冷战国际史。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与全球禁毒体系的建立、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美国医学会与毒品管制的源起。著有《变动社会中的政策选择:美国大麻政策研究》等学术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美国研究》、《欧美研究》(台北)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SSCI)等刊物以中文或英文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近年获上海市第十届哲社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上海市第十届哲社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等奖项。目前主持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曾经多次赴美国、英国、意大利、香港、台湾等地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多次组织召开国际学术会议。曾任耶鲁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客座研究员。现为马斯托禁毒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与肯塔基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兼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亚洲药物滥用研究会副监事长、上海世界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等。
联系方式:66133310O);E-mail:zhangyongan@shu.edu.cn
 
董丽敏(女),教授,文学博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性别、媒介与20世纪中国文学/文化。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包括:媒介转型与当代青年文学研究,妇女、劳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78-1992)等。专著有《性别、语境与书写的政治》、《想象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和《激流中的呐喊》,合著《女性文学教程》、《文学经典与当代人生》等4部,主编《新媒体与青年文化》、《视野与方法:重构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等著作4部,在《文学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社科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妇女研究》、《中国近代史》、《文学研究文摘》等)转载,获得2011年度优秀女性文学奖(理论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曾为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2007.8-2008.2),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2008)。现为上海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婚姻家庭学会理事。
联系方式:dlm@shu.edu.cn
 
陈晓兰(女),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城市文化与文学、中外文学/文化关系、跨文化旅行与写作、性别与文学等。出版著作:《性别?城市?异邦——文学主题的跨文化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中西都市文学比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城市意象:英国文学中的城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想象异国:现代中国海外旅行与写作研究》(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外国女性文学教程》(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参编《中国语言文学本科必读书目》(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等,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教育部课题:"中西都市文学比较研究""民国时期旅美游记文献整理与研究"
联系方式:021-66133310(O)E-mail:xlchensd@126.com
 
,教授,博士。专业:新闻传播学。主要研究领域:传播理论、传媒制度、近现代传媒史。1984年,上海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复旦大学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90年底受聘为助理研究员。1987年至1995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学术研究期间,曾参与上海社会科学院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任副秘书长,1988年初至19895月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文化经济与管理调研小组成员,参加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上海城市文化发展与改革调研。1995年至1998年,在挪威国立奥斯陆大学留学进修,研究文化与传播问题。返国后,在上海大学艺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从教至今,2002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著作:《中国和文化意识》、《当代西方传媒制度》、《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主编)、《亚洲传媒发展的结构转型》(主编)、《全球化视野:传媒产业经济比较研究》(主编),主编《传媒制度论丛》,论文60余万字。曾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王宽诚育才奖。
联系方式:021-56331167 Email:hanzheng@staff.shu.edu.cn




上一条: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安排

下一条:2017年51白菜网首页通道研究生推免复试通知